1、驱动公共桩建设提质且区域均衡发展,当前交流桩依旧占据过半,同时省份间保有量差距较大,我们认为直流桩占比将持续提升,同时省份间差异有望缩小。2、推动优质场站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申报流办理。公共充电需要协同场地、强电、专业壁挂交直流桩销售充电运营商三方进行,推动运营商加快建设,促进强电、场地的配套较为关键。3、推动小区、商场等停车位充电桩建设。按乘用车保有量计,中国目前私人桩的车桩比仅3.8:1,私人配套充电普及率有限。4、促进对运营商的建设与充电运营流程支持。云南壁挂交直流桩充电运营是相对重资产的行业,同时当直流桩利用率高于8%(按60kW桩算)方可盈利。因此,运营商在场站运营前期有较大的投资与运营亏损压力。我们认为针对优质运营商的投资与运营支持有望得以完善,推动社会资本加速充电桩建设。
云南壁挂交直流桩销售恒流充电法:恒流充电法是用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或改变与蓄电池串联电阻的方法,保持充电电流强度不变的充电方法。控制方法简单,但由于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下降的,到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多用于电解水,产生气体,使出气过甚,因此,常选用阶段充电法。专业壁挂交直流桩销售恒压充电法: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与恒流充电法相比,其充电过程更接近于最佳充电曲线。用恒定电压快速充电。由于充电初期蓄电池电动势较低,充电电流很大,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流将逐渐减少,因此,只需简易控制系统。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推进云南壁挂交直流桩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这一战略的有力保障。1.充电桩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私人建桩率低、公共充电难,虽然我国车桩比不断下降,充电配套持续改善,但是行业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对充电的满意度仍然较低,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消费体验。2019年8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9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研究报告》调查显示:充电体验对品牌忠诚度影响11.2%,远高于售前和售中服务体验;而当前新能源车用户对专业壁挂交直流桩充电体验满意度最低,只有7.3分,说明充电体验已成为他们的核心痛点。
云南壁挂交直流桩充电桩产业还需破壁前行,国家电网27亿元、南方电网12亿元、特来电10亿元、星星充电10亿元……加上非传统势力阿里、宁德时代高调宣布进入充电桩领域,在新基建风口下,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充电桩行业还有多大发展空间?目前发展存在哪些瓶颈,突破口在哪里?如何推进?我们听听来自委员、专家、企业的声音。双向驱动潜力巨大不久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成为下一阶段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添新动力。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公共类充电桩55.1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2.1万台、直流充电桩22.9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从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类专业壁挂交直流桩销售充电桩约1.2万台。
直面问题破解瓶颈,“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00万辆,但专业壁挂交直流桩充电基础设施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按照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1:1的标准配置来看,云南壁挂交直流桩充电基础设施缺口巨大。”“现阶段充电桩建设成本回收主要依靠充电服务,价格水平较低,就目前的汽车市场,充电站难产生经济效益。”“充电标准不统一,各品牌电动车和充电装置存在差异不能形成共享,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无论是建设公共充电站,还是改造现有的停车场,都面临停车位紧张、电网改造成本高、小区物业不配合甚至阻挠等问题。”
趋势一:充电接近加油体验现在到在未来的几年之内,云南壁挂交直流桩乘用车充电电压将从500V升级到800V,单枪充电功率从60KW要支持到350KW,充满电的时间会从1个小时左右缩短到10到15分钟,接近燃油车的加油体验。趋势二:壁挂交直流桩销售充电设施有更好的可用度 充电基础设施要有更高的可用度,具备“高可靠”、“高质量”的特性,要能够适应高温潮湿、盐雾、粉尘等复杂和恶劣的运行环境,核心部件比如充电枪、充电模块等产品质量要高。趋势三:更节能更绿色 到2025年,中国将有3000万台电动车,年充电量超过2500亿度,效率如果提升3个百分点,将节省85亿度电。充电基础设施变得更节能更绿色,固态变压器、新拓扑新器件、新算法的新技术导入,在电站设计上要能够支持光伏、储能的本地接入和综合调度。